上善若水,東南拍賣的爭與不爭
作者: 本報記者 來源:海峽都市報 發布時間: 2013-11-01 15:30 次瀏覽
本季拍賣,福建東南拍賣攜手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共同舉辦的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成交總額突破1.22億元,目前已在全國藝術拍賣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福建東南已經發展成為國內當代傳統美術專項拍賣規模最大的拍賣行,并在這一板塊與全國各大拍賣巨頭展開良性競爭,不僅促進了這一板塊的規模發展,也激發了自身的成長潛力,成為該行業的標桿性企業。福建東南能取得今天的業績,與他的社會責任感和自身的企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競爭競合,行業的美好愿景
就如東南拍賣所專注的壽山石領域,業界有識之士都希望行業多涌現幾家品牌企業共同競爭,以達到如同佳士得、蘇富比這樣的既競爭又競合的關系。實際上,福建東南為實現行業這一美好愿景,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這一專項領域與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拍賣巨頭形成良好的互動,甚至在這幾家機構前期開展壽山石相關業務的背后,均得到東南拍賣的鼎立支持。隨后,西泠拍賣、北京匡時、上海朵云軒等機構相繼設置壽山石專場拍賣,各大機構不僅展開立場鮮明的競爭,也有相互促進和激勵,共同繁榮了整個行業。據統計,2009年國內壽山石拍賣市場全年總成交額僅有4869萬元,至2011年國內壽山石拍賣市場全年總成交額已高達4.1億元,市場規模已經躋身當代傳統美術門類的主流收藏;至2012年國內藝術品市場大幅回落,壽山石拍賣市場總成交額仍達2.56億元,尤其細分板塊田黃石的行情逆勢上漲,成為為當年表現最為穩健的收藏門類之一。東南拍賣與幾家大型機構的競爭,立足于文化建設,建立在尊重市場、尊重對手的基礎上,非但未被大型機構扼殺,反而成長為細分市場中的龍頭企業,發展過程堪稱行業經典案例。
壽山石行業由于各大品牌機構的良性競爭,形成了差異化、多元化的市場格局,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打開局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就福州本地而言,福建東南本季拍賣共接待各地藏家上百人,在壽山石專項上不僅自身取得8458.47萬元的成交業績,這些藏家也為一級市場貢獻了數千萬元成交金額,東南拍賣與壽山石一級市場也形成良好的互動。唯一遺憾的是,從今年福州各拍賣行秋拍時間和地點安排來看,就發現已有個別拍行使用較為嚴重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并引發業界議論和媒體關注,當時就有資深藏家向媒體表示:“競爭并不可怕,怕就怕不遵守商業規則,采取不正當手段,這就不利于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拼專業、拼戰略
不爭一時之得失
東南拍賣與海峽文交所能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中脫穎而出,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專業化。于外,表現出來的是各項業務的保真承諾、拍賣圖錄以及其他出版物的精美制作,以及展覽現場的幽雅格調;而這一切外在表現的內在基礎,則是兩家機構專業團隊對藝術的領悟以及對藝術品市場的理解。據了解,兩家機構為相關業務共同組建了包括鑒定專家、藝術評論員、市場調研員、編輯記者、攝影師以及設計師在內的超過40人的專業團隊,每年僅硬件設施投入就達上百萬元。這個人數遠超業務人員的專業團隊在各項業務中對有關藝術品真偽、美學價值評判、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展覽、出版呈現效果負責,東南拍賣藝術總監夏湞女士稱:“我們追求的是讓我們的事業更具美感,一直以傳遞美的價值為己任,以我們的專業使這些藝術珍品在我們手中不被埋沒。”
這樣一個專業化投入,可稱得上是文化企業發展的源生動力,不僅促使東南拍賣與海峽文交所各項業務的成長,其各項成果也自然成為行業效仿和借鑒的對象。不過一個專業化的團隊對于兩家機構的意義絕非如此,結合東南拍賣與海峽文交所的專注與投入,兩家機構于“今美術”板塊的戰略意圖呼之欲出。近兩年以來,兩家機構除了壽山石領域的合作之外,還在在印石、漆畫、紫砂陶藝、沉香、紫檀以及玉石珠寶等諸多收藏門類展開深入探索,不斷舉辦相關主題的展覽和專場拍賣,此次秋拍賣于這些板塊方面的專場總成交額達3777.42萬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尤其印石、紫砂、漆畫等板塊均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兩家機構在壽山石領域的絕對優勢和新興板塊的試水成功與其專業化團隊的建設有著直接關系。
倡導創新精神
從事文化產業就需尊重文化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曾經邁克杰克遜與喬布斯都獲此評價,不過今年壽山石界將此殊榮送給了福建東南。起因就是福州個別拍賣行抄襲東南拍賣所出圖錄,從圖片攝影到排版方式甚至是字體、字號、文字顏色等各個細節均一模一樣。由于兩家拍行圖錄均在深圳雅昌公司印刷,此事曝光后,引發雅昌公司高度重視。經調查,此舉系該拍行買通雅昌公司基層排版設計人員盜用東南拍賣圖錄模版所至,目前雅昌公司已致函東南拍賣表示道歉,并譴責對方此惡劣行徑,該肇事員工也被嚴肅處分并調離原工作崗位。尊重文化、尊重原創,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藝術企業,雅昌公司的態度表達出了文化產業的行業特性。
其實,從商業模式到藝術創作,從傍品牌到剽竊原創,山寨之風根深蒂固常令福州文化產業斯文掃地,很多堅持文化創新的經營者和藝術家對此均感無可奈何。但是從長遠來看,不論山寨剽竊之風多盛,或可逞一時之威,但絕不會成為主流。壽山石行業當前市場格局就驗證了這一觀點,從石雕創作來看,具有文化覺醒意識的藝術家,像郭懋介、陳達、林飛、潘驚石、孫潔鳴等人,他們的作品就常常被視為藝術風向的標桿,此次秋拍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均有上佳表現,而同一題材的模仿之作成交一般,即可知藏家對原創精神的推崇。以商業模式而論,福建東南舉辦的拍賣會、海峽文交所舉辦的海峽藝術品交流會等具有文化創新意識的商業活動都保持穩健的經營,不論是成交數據還是現場買氣均可相互佐證,未來成長性非常明確。反觀其他效仿者則不論規模還是市場影響力,均與之相差甚多,遠未達到同一競爭層級。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亡。”這句話不僅是藝術創作的警鐘,也一語道破文化藝術行業之發展規律。(來源:海峽都市報 圖/福建東南拍賣)
小貼士:
福建東南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壽山石雕、田黃、金石篆刻、玉石珠寶、他山之石、茶道具、沉香、紫檀、漆畫
成交結果:www.oyyff.com(福建東南拍賣)
www.ssswh.com(壽山石文化網)
auction.artron.net(雅昌藝術品拍賣網)
貴賓熱線:0591-8762 1635 / 8380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