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號碼 | 322 |
拍品作者 | 郭功森 |
拍品名稱 | 郭功森作 善伯洞石《龍鳳呈祥章》 |
拍品材質 | 善伯洞石 |
拍品規格 | 11×5.2×5.1cm |
估價(元) | 200,000~300,000 |
成交(元) | 368,000 |
拍賣場次 | 壽山石雕珍品夜場 |
主辦單位 | 福建東南拍賣有限公司、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 |
拍賣日期 | 2012年05月20日 |
款識:功森作
郭功森 (1921~2004),福建福州市人。早年跟隨著名石雕藝人林友竹、林清卿、鄭仁蛟學習石雕,后赴中央美術學院深造,以擅刻山水、花鳥聞名于世。他創作 眾多石雕藝術精品,如石雕《斯大林胸像》、《九鯉連環卣》、《竹林七賢》、《井崗山會師》等。曾編寫了《壽山石雕淺談》和《林清卿薄意藝術》等著作,為壽 山石雕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作出突出的貢獻。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特級名藝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曾任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工藝美 術學會副理事長、福州市壽山石研究會名譽會長、福州市雕刻工藝品總廠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大凡世上成大就者,除天資聰穎之外,更重要的當有孜孜不倦、刻苦鉆研的精神。郭功森大師便是當代數以千計的壽山石雕藝術家中第一位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之人。
郭功森十五歲從業,師出東門,卻不囿于狹隘的門戶之見。他不斷學習新知識,開拓新視野,善于從其他藝術門類中汲取養分;他襟懷坦然,把自己火樣的熱 情與表面看似冥頑的石頭聯系在一起,用藝術之火燃亮壽山石沉睡了太久的心靈。他雖不善言辭,卻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提出“傳統的壽山石雕與現代美術融合” 的思想。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大師本人,就在這一領域中摸索、實踐,并取得成果。
1979年國家輕工部授予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家”(1988年更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全國共計34名,郭功森是其中的一位,也是壽山石雕界首位獲此殊榮之人。
方宗珪先生曾這樣評價郭功森:從他所走過的藝術創作道路和成長歷程中,可以看到壽山石雕半個世紀以來發展的縮影。2004年10月13日,壽山石雕界的一顆巨星隕落,石壇惜聲一片。
郭功森大師為壽山石雕事業終其一生,他精湛的技藝、高尚的品德,為后人之典范,其平生傳略被收入《中國美術家辭典》、《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以及《中國現代美術家明鑒》等,為當代壽山石藝壇資格最老、技法最全、影響最大、享譽最高的神工巨匠。
這枚善伯洞石為紅黃白三色,以紅色為主體,色澤鮮艷奪目。質地晶瑩脂潤,純凈凝結,蠟性感頗強。以圓雕和浮雕結合的方式作“龍鳳呈祥”鈕,刀法細膩 華麗,纖毫畢現,充滿裝飾風格。龍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等神性;鳳有喜火、向陽、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等神 性。龍和鳳的配合、結合、對應,反映著古人的陰陽觀,有著最為吉祥的寓意。